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新聞:
徐醫附院說健康
隨著人口日益老齡化,加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人數逐年增多。目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已超過2.7億人。針對心腦血管疾病 “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高,并發癥多”即“四高一多”的特點,徐醫附院成立腦科醫院,對腦科疾病進行綜合專業治療,促進醫療服務、科研水平的提升,切實造福周邊地區患者。
徐醫附院腦科醫院為患者帶來健康福音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放射科、康復醫學科四個科室聯合起來成立腦科醫院,為患者帶來健康福音。”徐醫附院腦科醫院院長、神經外科主任于如同說,臨床上,許多病人需要幾個科室聯合治療,比如腦血管病,有的病人適合做介入治療,有的病人適合外科手術治療,也有病人適合內科保守治療,以前四個科室分別進行診治,現在成立腦科醫院后,四個科室就可以聯合進行討論,看到底是哪種方法更適宜于病人,也可能四個科室同時采取治療辦法。“另外,從科研角度上來講,有些科研項目需要四個學科共同來做,共同來研究。”
據于院長介紹,徐醫附院神經內科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床位數和出院病人數位列全省第一;神經外科是江蘇省重點學科、臨床重點專科,也是省優勢學科,床位數江蘇第一,手術量名列前茅;介入放射科是江蘇省除南京以外的臨床醫學中心,康復醫學科為患者制定具有個人疾病特點的康復診療方案。這四個學科都是省內領先的學科。強強聯手,實現了1加1加1加1大于4的效果。
采訪中,于院長介紹了一例記憶猶新的病例。家住新沂市的盧女士,兩年前時常感覺頭痛,經常發熱,但她一直沒上心,也沒去醫院檢查。十多天前,在地里干農活時,盧女士突然暈倒在地,家人急忙將她送到當地醫院急救。因為病情較重,家人又將其轉來徐醫附院就診。腦科醫院所屬的神經外科、介入放射科的專家們對她的病情進行聯合會診,結合影像檢查,確診盧女士患的是顱腦主動脈瘤,為她制定并實施了周密的手術方案,術后病人恢復情況良好。
“兩個科合作治療,首先給患者做了術前明確診斷,通過CT和介入科的DSA檢查,明確動脈瘤的部位,動脈瘤周圍血管的關系,以此來決定下一步手術的決策。”徐醫附院腦科醫院院長于如同教授告訴記者,沒成立腦科醫院之前,像盧女士這樣的病例,就需要轉科治療。“先轉到介入放射科做相應檢查之后,再和家人商量,如果要做手術的話,再回神經外科。而現在,在一個病區里,兩個科協作就可以完成診斷和治療,對于病人來說,省去了不少麻煩。”
加強臨床醫療、科研教學,強力支撐腦病學科發展
圍繞腦病診斷和治療,徐醫附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放射科加強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研究,為腦病學科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徐醫附院腦科醫院的成立,不僅整合了內部資源,實現了強強聯合,而且促進醫療服務、科研水平的提升。
腦科醫院人才薈萃,擁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者3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25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9人。臨床醫療、科研教學研究緊密結合。近三年來,取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近5年獲得“863”計劃等省部級以上課題26項。
據了解,近年來徐醫附院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介入放射科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膠質瘤基因治療的基礎研究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CTA在神經外科疾病中的應用”在全國開展最早獲省新技術引進獎一等獎;腦卒中的認知功能篩查與評估、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均獲江蘇省醫學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布加綜合征發病機理與介入治療”、“子宮肌瘤血管鑄型與介入治療”、國家“九五攻關項目”———“靜脈系統狹窄———梗阻性病變介入綜合治療臨床應用”課題,獲得了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省醫學新技術引進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