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農民的健康 就沒有農村的小康
全程導醫網 曹佩亮 吳江報道
7月26日,市政府召開農民健康工程實施新聞發布會。會上,市政府發言人王維峰、市衛生局負責人介紹我市實施“農民健康工程”的有關情況,并就市政府出臺的《關于農民健康工作的實話意見》解答記者提問。
年初,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發〔2006〕1號文件),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把實施農民健康工程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和實現兩個率先、推進和諧徐州建設的重大舉措,積極圍繞改善農民基本醫療保障、完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實施農民健康工程。近日,市政府曹新平代市長簽發了《徐州市人民政府關于農民健康工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農民健康工程的總體目標、年度目標、三大任務和六大保障措施。據了解,這是全省地級市中出臺的第一個農民健康工程實施意見。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的三大意義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統攬全局、立足國情、著眼長遠作出的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部署,是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讓占人口多數的農民群眾參與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就是要抓住重點和難點,從農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辦好讓農民群眾直接得益受惠的事情。農民健康工程涵蓋了改善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完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和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等方面內容,這些工作不僅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而且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也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是實現“兩個率先”、建設和諧徐州的迫切要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農村衛生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農村衛生工作的現狀與“兩個率先”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突出反映在:農村衛生事業投入不足,農村醫療保健機構力量薄弱,農村衛生隊伍整體素質不高,農村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農民醫療保障水平不高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廣大農民群眾是主力軍。提高農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是發展農村各項事業的前提和基礎,沒有農民的健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
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是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戰略任務。當前社會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是藥品價格虛高、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醫療機構投入補償不足、醫療行為不規范、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等多方面矛盾的綜合反映。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必須堅持標本兼治。實施農民健康工程、開展城市衛生支援城鄉基層衛生工作,是夯實基層基礎、加強薄弱環節的有力措施,也是當前整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的緊迫任務。
內容:確立遠期及近期目標,三大重點 六大保障措施
《市政府關于農民健康工程的實施意見》明確了農民健康工程的主要目標、三大重點任務和六大保障措施。
農民健康工程的總體目標: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農民健康需求的新型農村衛生服務體系,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施完善、制度健全、運行規范,人員隊伍素質明顯提高;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在現有基礎上逐年提高;建立農村公共衛生政府投入保障機制,確保農村衛生狀況明顯改善,農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健康水平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