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健康焦點:9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健全信用分類監管機制,使列入“黑名單”的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及個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嚴格落實藥品生產和經營主體責任,加強失信行為的聯合懲戒。
《意見》要求各地加強藥品廣告監管,對多次發布嚴重違法廣告的藥品生產、經營者采取列入“黑名單”、暫停銷售、查辦取締等措施。并探索建立廣告信用監管體系,研究設立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信用評價指標。
《意見》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藥品研制環節信用體系建設,根據信用評級,適當調整監督檢查的方式、力度,建立信用風險預警與通報制度,健全行業準入與退出機制,并通過“黑名單”、不良記錄等方式,發揮市場調節與社會監督作用,從源頭上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建立健全藥品企業產品質量信用管理體系,推動藥品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增強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誠信意識。完善藥品流通體系,健全準入、退出機制。建立科學規范的藥品招標采購機制。建立藥品臨床使用評價制度,通過研究制定醫療機構臨床醫生及其從業人員信用評價指標體系,開展醫療機構藥品臨床應用合理性評估工作,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意見》要求,各地要加快完善藥品安全領域信用制度建設,通過藥品安全信用征集、評價、披露和分類監管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建立藥品企業信用檔案,并規定誠信記錄的標識、存放、保護、檢索、留存和處置等行業規范。加快藥品行業信用信息資源整合,形成統一平臺,實現對藥品行業等領域失信行為的協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