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訊: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16日在日內瓦開幕的第64屆世界衛生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提出了加強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的3項建議。他呼吁國際社會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堅定實施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全球戰略行動計劃。
陳竺指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工作,如果控制不好,未來二三十年,全球將出現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井噴”,應高度重視導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社會決定因素。
為此,陳竺提出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納入社會經濟發展核心指標、進一步加強衛生體系建設、充分發揮世衛組織作用等3項建議。
關于各國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納入社會經濟發展核心指標,陳竺說,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社會傳染病”,各國政府應像重視GDP一樣重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將其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建立部門間協調機制,加強社會動員,共同參與。國際社會應積極籌措資金,保障經費投入,進一步推動將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指標納入與衛生相關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在談到進一步加強衛生體系建設時,陳竺說,強有力的衛生體系不僅是應對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基礎,更是防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關鍵。各國政府應將衛生體系建設作為重點工作內容,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應將加強衛生體系建設作為對外援助的一個重要內容,增加援助力度,幫助發展中國家建設衛生體系。
在充分發揮世衛組織作用方面,陳竺表示支持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領導秘書處的改革進程。希望世衛組織在籌備今年9月聯合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峰會的工作中發揮領導作用,在全球建立統一明確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目標與評價指標,制定清晰的行動路線,協調整合國際資源,建立廣泛的國際合作與伙伴關系。
陳竺指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工作,參照世衛組織“全球戰略行動計劃”,堅持預防為主,降低發病率;堅持早發現,減少經濟負擔;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生活質量;堅持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
正在舉行的第64屆世界衛生大會為期9天,將于24日結束。大會主要議題包括為防范大流行性感冒共享流感病毒并獲得疫苗、預防和控制非傳染性疾病、世衛組織籌資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