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生缺陷預防與孕期保健”系列活動啟動式上,衛生部科教司副司長劉登峰說,在我國,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有多達80萬至120萬出生缺陷兒。出生缺陷監測結果顯示,全國累計有近3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缺陷兒,占全國家庭總數的近1/10。
出生缺陷是世界性難題。較常見的出生缺陷為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性腦積水等。現在,全世界每年有790萬嚴重缺陷兒出生,約占出生總人口的6%。在這些出生缺陷兒中,至少有330萬死于5歲之前,320萬出生缺陷兒童將發展成為殘疾。這中間,90%以上的出生缺陷兒和95%的出生缺陷兒死亡出現在發展中國家。
劉登峰說,出生缺陷兒家庭的悲劇,根源在于出生缺陷還沒有得到有效的預防,優生優育還沒有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行動。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共同頒布的行動計劃稱,今年,我國將使在孕前、孕期采取出生缺陷預防措施的人群覆蓋率達到40%以上,使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降低30%以上。
醫學專家稱,預防出生缺陷特別有效而且經濟、安全的辦法是,讓孕婦采取補充必要的營養、戒煙戒酒、避免接觸放射性和有害物質等保健措施;其次是進行孕期產前的篩查,早發現,早診斷。
閱讀下一篇
全國最小甲型流感患者康復出院(僅出生5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