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涵建設有了明顯提升,但各地醫療安全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血液透析、院感控制、重癥監護室管理等方面仍有“短板”。6月10日,衛生部通報醫療安全百日專項檢查活動督導情況,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切實加強領導,督促醫療機構做好整改工作,狠抓醫療質量安全的薄弱環節和缺陷管理,全方位推動醫療質量安全工作。
據悉,此次督導是近年來衛生部第一次針對醫療安全的專項檢查,并首次將縣級醫院納入實地檢查范圍。衛生部從全國抽調44名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8個督導組,共抽查河北、山西、重慶等16個省、直轄市的省級三級醫院、設區的市級醫院和縣醫院共計48家,采供血能力相對較弱的邊遠地區醫療機構血庫(輸血科)共62家。督導采取聽取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匯報、查閱資料、實地檢查、模擬操作、臨時夜查等多種方式,幫助被檢查醫院查找薄弱環節和安全隱患,并及時反饋督導結果,提出整改意見。
通報指出,被檢查的基層醫療機構采供血服務日益規范,無非法自采自供血液現象,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明顯加強,醫療服務環境、流程明顯改善,醫院內涵建設有了明顯提升。但是,部分醫療機構缺少針對醫療安全事件和醫療差錯原因的總結分析和具體整改措施,感染管理仍存在較多薄弱環節。
衛生部要求各機構根據自查和督導反饋的結果,總結經驗,彌補不足,完善院、科兩級質量管理組織,形成有方案、有目標、有控制、有評價、有反饋、有改進的環形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改進醫療質量。縣級血庫要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在保證血液安全的前提下,滿足臨床用血需求。
在督導中還發現,由于客觀條件和歷史原因,縣級醫院在醫療安全管理、學科建設、人才隊伍等方面與省、市級醫院相比差距較明顯。衛生部要求,切實做好城市醫院支援縣級醫院工作,重點幫助引導縣級醫院加強管理、學科、人才等方面的自身能力建設,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強化管理和臨床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