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0日召開的2009年北京市衛生工作會議上,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闡述了正在籌謀中的北京醫改規劃。2009年,北京市計劃投資28億元,完成眾多衛生事業大型基本建設項目,新增病床1000多張。衛生部黨組書記張茅、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出席會議并講話。
探索一
重建大醫院與社區“診療共同體”
方來英說,未來北京醫改的一大探索,就是重建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之間的“共同體”和暢通轉診通道,不再以行政命令要求大醫院專家對口支援社區。“提高社區的醫療水平,不是讓大專家定期到社區看感冒,而是要把大醫院內的診療規范與社區共享。”
北京市還提出門急診分級管理的設想,將醫生從事的醫療服務項目分為不同級別,不同的疾病配備不同的醫療資源。目前,北京宣武醫院已經開始試點此項工作。
探索二
鼓勵專家多地點執業
北京市衛生局首次提出了醫師多點執業的制度框架。在保證基本醫療服務的前提下,北京醫改政策將鼓勵有執業醫師資格的專家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在業余時間應聘到社區坐堂行醫或在社區開辦診所。
探索三
開展中醫坐堂試點
研究制訂允許公立醫院的名中醫經過備案到執業注冊地點以外的社區、農村行醫的管理辦法和實施方案,制訂藥品零售企業舉辦中醫坐堂診所試點工作方案,以符合條件的大型藥業集團連鎖藥店為試點,推進藥品零售企業舉辦中醫坐堂診所。
探索四
公立和民營醫院統一“待遇”
北京市將對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實施統一的醫療機構準入規定、統一的監管政策、統一的醫療機構運營評價體系和醫療機構質量考核標準體系以及統一的醫療保障政策。
目前,北京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共有近2000家,其中民營醫院有百家左右。今年內,北京市將新增民營醫院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目前已經通過審批的約有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