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從省勞動保障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城鎮職工看病自付費用有望進一步降低。有關部門正采取措施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拓展個人賬戶基金支付范圍,年內在有條件的地方實現在職職工基本醫療報銷比例不低于75%,退休職工報銷比例不低于80%,讓1538萬城鎮參保職工實實在在享受醫保制度帶來的好處。
據省勞動保障廳醫保中心胡大洋主任介紹,這幾年我省參保人員逐年遞增,繳費基金逐年增加,而退休人員在參保職工中的比例進一步降低,醫保基金結余量也在增加。此前,省內一些地區也在嘗試減輕醫保患者的看病負擔,比如南京連續兩年降低起付線,蘇州取消參保職工報銷封頂限制,等等。國際上當前通行的醫保個人自付比例,一般在23%左右,相比之下,我省參保人員的自付比例偏高,看病負擔偏重,減輕職工看病負擔的任務還很重。我省要求各地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降低起付線,提高醫保報銷封頂線和大病報銷封頂線。
為減輕職工看病負擔,我省將對相關制度予以完善。一是鼓勵拓展醫保個人賬戶功能。過去參保人員只能將個人賬戶里的錢用作門診看病,現在一些地區已經開始嘗試其他用途,比如鹽城允許參保人員將結余的錢替家庭其他成員繳納居民醫保,或用作住院的個人自付部分,蘇南一些地方允許參保人員用個人賬戶結余資金進行個人體檢,蘇州給個人賬戶結余較多的參保人員辦理健身卡等,我省將在總結這些地區做法的基礎上逐步推行一些可行經驗。二是進行門診統籌試點,以解決個人賬戶不能共濟的問題。
江蘇省將把減輕職工看病負擔與引導參保職工社區看病緊密結合,推進相關措施的落實。雖然按照目前政策我省參保人員到社區看病,其個人自付比例已經比到二、三級醫院平均降低10%—25%,但更多參保人員還是習慣于無論大病小病都往大醫院跑。記者了解到,我省將進一步降低社區看病自付比例,促進真正形成“大病去醫院,小病進社區”就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