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聞聯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為了全力救援四川地震災區,徐州衛生部門已按照省衛生廳的部署,成立救援醫療隊,只等一聲令下,隨時開赴災區。
今天凌晨四點,徐州市衛生局接到省衛生廳的指令,先期派出一個醫療救護車隊。接到命令后,徐州市衛生局迅速從市急救中心、邳州市急救分站、銅山急救分站調集四輛救護車,于凌晨六點,趕赴南京集結,奔赴災區。除了這四輛救護車,一支由18名醫護專家組成的醫療救護隊也已經組建完畢,隨時待命準備奔赴災區。
徐州市衛生局醫政處 張逵:18個人我們現在是從咱們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徐醫附院,徐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徐州市中心醫院和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
徐醫附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的劉勇12號晚上接到即將前往地震災區救援的消息后,馬上整理好了隨身物品,隨時準備出發。記者發現,在行李箱里,細心的劉勇放了一些很特別的東西。
劉勇 徐醫附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劉主任,我看您準備的這個行李里面除了一些隨身的衣物,好像還有繃帶、藥品之類的。怎么想起帶這些東西呢?)因為昨天晚上接到任務以后呢,我晚上就琢磨了一下,除了醫院里面準備這些常規的機械包啦,包括縫合包,包括其它一些應急的設備以外,我想個人也帶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鄂云翔是這次赴災區救援醫療隊的隊長,身為普外科專家的鄂云翔說,他和17名戰友們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專家 鄂云翔:我們做了一些藥品器材設備這方面的積極準備,我們現在就是一種待命狀態,我們從電視畫面上看到,連溫家寶總理都是踩著泥濘步行著往廢墟里面走,我們到那邊去實施搶救啊、救援啊、救人啊肯定困難很大,我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徐醫附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醫師 張偉: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能盡一份力,我們也希望能出一把力,為國家減輕負擔,多的救治一些傷病員。我們可能生活啦,或者其它各方面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我覺得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救死扶傷。我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救治傷病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