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省政協舉行的關于“加大對農村衛生人員培養工作力度提案督辦會”上,省有關部門表示:將采取四項措施緩解農村醫生短缺問題。
今年初,省政協醫衛體委員會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向省政協九屆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大對農村衛生人員培養工作力度的建議”提案,被確定為主席督辦提案。據了解,近年來,我省農村鄉鎮衛生院“硬件”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均取得顯著成績,全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達90.5%,居全國各省之首。與此同時,農村衛生人才匱乏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廣大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水平提高的“瓶頸”。據統計,在全省鄉鎮衛生院直接從事臨床診斷工作的醫生中,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僅占7.1%、大專占34.1%、中專占46%、中專以下占12.8%。全省6.5萬余名鄉村醫生中,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9.4%、高中占26.2%、初中及以下占44.4%,鄉村醫生學歷層次偏低、年齡日趨老化、人員補充渠道不暢等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廣大農村居民醫療保健水平。
省政協提案反映的農村衛生人才短缺問題,引起政府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督辦會上,省衛生廳、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分別介紹了擬實行的加快農村衛生人才培養的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構建培訓教育長效機制,提高在職農村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十一五”期間,省有關部門將為農村基層培訓4000名管理人員、1萬名技術骨干和5萬名具有全科醫學知識的鄉村衛生技術人員。同時,大力開展“繼續醫學教育下基層”活動,每年組織100個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免費送教到基層。二是開辟學歷教育“綠色通道”,為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合格人才。擬從今年起用4年時間,完成3萬名45周歲以下、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此方案將提請省政府研究,一旦通過將抓緊實施。三是制定和落實優惠政策,引導鼓勵醫學類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省衛生廳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擬定了一系列引導和鼓勵醫學類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的政策建議,將提請省政府研究。四是切實穩定和加強農村基層衛生隊伍,努力解決鄉村醫生后顧之憂。省衛生廳已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共同研究了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待遇的相關政策意見,總體思路是參照執行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政策,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參照村干部養老補助辦法給予適當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