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近日,徐州一院腫瘤中心微創診療團隊成功為一例“煤工塵肺病合并肺結節”患者實施腫瘤微波消融及穿刺活檢術。目前患者已順利出院。家屬感慨地說:“家人因病重治療風險大,被多家醫院婉拒,看不到希望,市一院腫瘤中心吳小進主任帶領團隊卻敢冒風險.....”
輾轉多家醫院求醫未果,腫瘤中心敢冒風險重燃“生”希望
患者男性,66歲,原為井下煤礦工人,患塵肺病10余年,常年被疾病所困,因肺功能極差,平常靠簡易呼吸機及吸氧維系,有半數時間在醫院度過,如果脫離呼吸機及氧氣,步行只能到百米以內。年初檢查胸部CT發現右肺有一花生大小結節,影像科診斷右肺結節,PET-CT提示肺癌可能。患者多次輾轉于上海、徐州市內多家醫院,均因為患有塵肺病,間質纖維化,肺功能極差,治療風險巨大而被婉拒。很快半年多時間過去,右肺腫瘤因未能及時接受治療而緩慢增大至鵪鶉蛋大小,患者及家屬心急如焚。
抱著最后一線希望,后經多方打聽,患者及家屬慕名找到徐州一院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吳小進教授,他迅速組織腫瘤專科骨干及微創診療團隊反復病情討論,考慮嘗試給予創傷更小、更安全的腫瘤微波消融及穿刺活檢術,明確腫瘤性質的同時滅活掉腫瘤細胞,診斷和治療一步解決。

患者檢查結果提示肺功能極差,呼吸衰竭
在完善術前檢查后,手術計劃又陷入兩難,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檢查,提示患者已出現呼吸衰竭,動脈血里的氧分壓只有正常人的一半,極有可能術中因缺氧而危及生命,而如果不接受治療,右肺腫瘤還會持續生長,進而威脅到患者生命。權衡利弊,在醫患溝通辦協助溝通后,患者及家屬決定拼一把,同意繼續接受“CT引導下右肺腫瘤微波消融及穿刺活檢術”手術治療。
成功實施腫瘤微波消融技術,醫患互信實現雙贏
腫瘤微波消融技術是一種微創、安全、高效、便捷的腫瘤診療新技術,但因該患者塵肺病的病史,肺內卻成為任何有創操作的“禁區”,而兩根穿刺針同步進入肺內操作手術,更像是在禁區內的“刺繡”,不僅要安全進出肺組織,還要在肺內勾出“圖案”。

許猛軍正為患者實施消融及穿刺手術
為了讓這個高風險的微創手術安全落地,腫瘤微創團隊聯合胸外科主任醫師陸源建團隊進行廣泛而縝密的討論,根據所有可能的風險,制定專門應急預案,包括胸外科醫生跟臺保障,提前報備ICU主任王旭東預留床位,備齊所有搶救設備及藥品,確保萬無一失。
手術當天,副主任醫師許猛軍和住院醫師徐赫遙嚴格按照手術計劃實施手術,在主管技師劉楓,副主任護師、護士長向代敏等團隊成員的通力協作下,將微波消融針準確送達病灶,先行5分鐘的消融治療,接著活檢針穿刺到病灶內部,成功取材2條完整組織條,然后消融針調針后繼續實施4分鐘消融,治療順利結束。

患者術中CT圖像
在拔除消融針及活檢針的時候,還是出現了預判到的氣胸。通過與胸外科主任醫師陸源建溝通討論,考慮到患者非常差的肺功能和較弱的代償能力,請胸外科陸源建團隊實施標準管徑的胸腔閉式引流術。
手術共歷時約60分鐘,患者全程未訴明顯憋喘、疼痛等不適,并能隨時和術者溝通交流、反饋并配合手術。術后,患者皮膚表面僅殘留2個穿刺針眼和一根引流管,3天后順利拔除胸腔閉式引流管,復查CT氣胸好轉,現已出院回家休養。

術后病理提示肺鱗癌
關于腫瘤微創診療技術,吳小進教授介紹,隨著腫瘤基礎和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腫瘤“微創化”治療已為很多中晚期腫瘤患者贏得了“生機”!目前超高齡及疑難危重患者不是手術的絕對禁忌,在經過精細評估病情,充分做好手術應急預案,憑借熟練的技術和精細的操作,手術仍然是能獲得成功的,可以大大提高這些高齡患者的生活質量。
微波消融術適用范圍
1、無法通過手術切除的腫瘤;
2、無法耐受手術切除或拒絕手術的原發性肺部腫瘤、肝腫瘤等;
3、姑息性治療,患者病情嚴重,腫瘤瘤體大且個數多,通過微波消融來減少腫瘤以延長患者的生命。
微波消融治療優勢
1.微創、不留疤、恢復快;
2.定位精準、全程影像引導;
3.無需手術切除病灶器官;
4.最大限度保護器官功能;
5.療效確切、安全性高;
6.可重復性強、并發癥少;
7.費用低、住院周期短。

徐州一院腫瘤中心微創診療團隊
該團隊診療全面、技術精湛,借助完備的腫瘤微創診療設備如:飛利浦大孔徑CT、微波消融機、放射性粒子植入計劃系統(TPS)、PET-CT、激光定位器、真空墊等,自6年前開始第一例CT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術以來,目前已成功開展復雜疑難部位腫瘤穿刺活檢術500余例,125碘粒子植入手術、腫瘤微波消融手術、粒子金標植入術等百余例。
團隊先后獲得院新技術引進一等獎、二等獎等多項榮譽;結合微創穿刺現有設備優缺點,研發申請相關專利多項,團隊成員榮任省市級多個腫瘤微創專業協會的學術任職。
團隊常規開展的項目
1.經皮穿刺活檢術(眼眶、胰腺、后腹膜、人造胸腹水及氣胸腹技術、針道封堵技術等);
2.放射性粒子植入術(3D打印模板);
3.腫瘤射頻、微波、冷凍消融術;
4.胸腹腔及膽道系統穿刺置管引流術;
5.腫瘤金標植入術;
6.胸腹腔熱灌注化療術
團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江蘇省腫瘤醫院等國內頂尖腫瘤診療中心密切合作,借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集團,集合淮海經濟區優質醫療資源,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腫瘤診療服務。

吳小進
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 腫瘤中心主任
主任醫師 博士后 副教授 碩導(徐醫大,中國礦大)腫瘤教研室主任
江蘇省、徐州市勞模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
江蘇省青年重點人才 徐州市重點人才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轉化醫學會委員
中國裝備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會腫瘤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肝癌放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抗癌協會常務委員
江蘇省醫師協會腫瘤放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研究型醫院放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免疫學會放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江蘇省抗癌協會腫瘤精準治療委員會常務委員
華人放療協作組放射免疫專業委員會江蘇分會常務委員
徐州市抗癌協會副理事長
徐州市醫師協會副秘書長
徐州市抗癌協會放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徐州市醫師協會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許猛軍
副主任醫師、碩士,畢業于蘇州大學放射醫學系
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腫瘤消融專委會委員
徐州市醫學會核醫學專委會秘書
徐州市醫學會核醫學專委會核素介入學組副組長
徐州市健康管理學會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徐州市抗癌協會放療專委會委員
徐州市免疫學會腫瘤放射與免疫專委會委員
徐州市核學會放療專委會委員
曾獲淮海科學技術獎,腫瘤穿刺相關發明專利1項,曾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南京中大醫院進修學習,擅長復雜疑難部位腫瘤穿刺活檢、放射性粒子植入術、腫瘤消融術、腫瘤綜合治療方案制定,腫瘤放療靶區勾劃,核素診療等。

史凌云
主治醫師、碩士,畢業于徐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
徐州市核學會放射腫瘤治療學專委會委員
徐州市核醫學專委會核素介入學組組員
曾獲淮海科技進步獎。長年從事腫瘤放化療及靶向免疫臨床工作,擅長實體腫瘤穿刺活檢,腫瘤微波消融等腫瘤診療技術及常見惡性腫瘤的診斷和綜合治療。

徐赫遙
住院醫師,畢業于南通大學
在腫瘤方面治療有獨特心得體會,參與多項科研課題研究及臨床試驗。擅長腫瘤微創診療技術及顱腦惡性腫瘤、肺惡性腫瘤、結直腸惡性腫瘤等常見腫瘤的放化療綜合治療。(記者 | 許猛軍)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