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已經有多位知名人士因高強度運動誘發疾病離開了我們。在國慶長假的最后一天,華為內網發布消息,華為監事會副主席丁耘因突發疾病去世,享年僅53歲。丁耘的意外去世也再次提醒人們,珍愛生命,運動也應該適量。跑步時出現三大信號趕緊停下來,千萬別硬撐!
信號1:胸悶
胸部壓迫感+運動后加重胸部有壓迫感。它會在運動后(包括快走、上樓梯)以及情緒激動后加重。

胸悶,多代表心臟供血不足——給心臟提供血液的冠狀動脈出問題了。嚴重胸悶,則是冠心病的征兆。但若是運動后胸悶緩解了,就不用擔心,因為冠心病的胸悶一定不會在運動后減輕。
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建議跑步時出現胸悶要盡快看醫生,不要以為休息一下就能好。
信號2:心悸、心慌
心悸、心慌,在激動、勞累時發作——這是心律失常的常見癥狀。平常人勞累也有心悸心慌感,但不會十分難受。
跑步時,人處于應激狀態,突然的心跳紊亂可造成猝死,這是心律失常猝死的原因。
信號3:胸痛、劇烈頭痛
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原因不明的胸背疼、肩頸胳膊疼,有疼痛轉移的現象,胃部灼痛,反復短時間牙疼。這很可能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而出現劇烈頭痛,則可能是腦出血。
另外,如果突然間出現多汗、頭暈、眩暈等癥狀也有注意。一般如果是空腹跑步感覺到頭暈,那可能是低血糖引起的。但如果是吃過東西依舊頭暈,甚至還伴隨眩暈感,出很多汗,那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必須立馬停止跑步,去醫院做相關檢查。
科學運動,謹防“運動性猝死”
1.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戒煙、限酒、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切忌熬夜運動。工作中盡量保持心態的平和,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避免熬夜工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規律運動
可遵循“357”原則。3即每次運動不少于30分鐘;5即每星期運動不少于5次;7即運動后每分鐘心率數保持為170減去自身年齡。在運動時,牢記這些注意事項,每周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適度運動,可以有效避免運動性猝死。
3.定期體檢
一般來說,建議45歲以上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檢查血壓、血脂、血糖、心電圖等,若檢查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及早治療。
4.重視發病的前兆癥狀
如果突然出現心悸、胸悶或胸背痛、眼前突然發黑、嘴唇突然發紫甚或暈厥等情況,請及時停止運動,就醫完善檢查,排查急性病變。
最后,天氣越來越冷了,大家跑步時一定得多注意,建議大家在運動之前要做一些熱身運動,避免損傷關節和肌肉。平時可穿戴相關比如運動手環的設備,這些設備都有評估系統,根據設備評估適當運動。

不要忘了:跑步的終點是安全回家!為了健康而跑,永遠不要忘了初心是什么!(來源健康江蘇)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