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三年沒回醫院了,年齡大了,腿腳不太好了”
“您想來,打個電話我們去接您”
“醫院的變化太大了”
“是啊,醫院的發展離不開老同志的付出,歡迎您常回家看看,提提建議。”
......
2022年9月19日上午,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五樓會議室里,黨委書記張偉和一位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的老人親切地聊著家常,周邊圍坐著部分院領導、組織人事科、宣傳科、工會以及藥劑科負責人,現場時不時傳來一陣陣歡笑聲,言談溫馨、親若家人。
老人名叫翟學德,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的一位普通退休職工。他1953年2月入伍,1953年9月-1955年2月在朝鮮志愿軍后勤二分隊任衛生員、護士,1955年6月轉業至泗水縣民政局;1986年8月至市東方人民醫院歷任醫師、藥師,1996年退休,今年已87歲高齡。翟老雖年事已高,卻心系醫院,時刻關注醫院的建設發展,近期觀看“第14場全國離退休干部網上專題報告會--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略運籌”后更是深有感觸,提出要來醫院走一走、看一看。
“ 醫院名稱里‘人民’二字不能丟”
張偉書記首先代表院黨委對老人在任職工作期間為醫院建設發展奠定的基礎和做出的貢獻給予高度的肯定并表示真誠的感謝。接著向翟老介紹了醫院近來的重點工作及取得的成績,并就醫院在下一步的品牌創立、醫聯體建設、專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基礎建設、服務拓展等方面發展目標和落實措施等藍圖擘畫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聽到醫院近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變化,翟老感慨萬千地連連說好:“你是一個好書記,咱們醫院在你的領導下出了不少人才、先進模范,職工的精神風貌大有改觀,我每天都關注咱們的微信公眾號,醫院的專科建設發展很有必要。”透過會議室的窗口老人望向西邊即將動工的重性精神病大樓建設工地,好像看見了一棟大樓巍然矗立。“但是,”翟老強調到,“東方人民醫院不能缺少‘人民’二字,一定要為人民服務!”

“一個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單位”
交談中,翟學德老人也給大家講述了自己曾經的工作和生活,當回憶起參加抗美援朝的那段難忘的經歷時更是心潮澎湃。“我們都是老一代的革命人,抗美援朝的時候是真苦,什么都吃不上,現在日子好了,切記莫要攀比、不要貪心。”怹感謝院領導為醫院發展建設傾注的心血,欣慰于醫院取得了可喜長足的進步,談到興起,像招呼孩子一樣讓張書記坐到他的旁邊,和張書記一起分享手機相冊里的老照片。他說,“一個人一定要熱愛自己的單位,將永遠以身為“東方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秋高氣爽, 陽光明媚,在大家的陪同下,翟老參觀了部分科室及醫院的環境。井然有序的診療環境、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熱情飽滿的精神風貌,讓老人感觸頗多;一個個熟悉的老建筑老場景、一聲聲熱情的噓寒問暖更是勾起了他當年的回憶;在醫院東南側平房空地前,翟老駐足仔細地辯認著曾經地工作地點,聽到醫院的職工人數和下一步的建設規劃,翟老豎起了拇指稱贊。怹說:“我們老了,感謝醫院沒有忘記我們。你們年輕人好好加油干、干實事,醫院的未來靠你們!”

“老同志是我們一筆無形的寶貴財富”
座談中,張書記與翟老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家庭生活情況,張書記親切地說,老職工是醫院發展歷程中的一員,他們因為年齡原因離開崗位但一直關注醫院的各項工作,心系醫院事業的發展,為醫院發展獻計出力、發揮余熱,院黨委堅持尊重歷史、繼承優良傳統,一直高度重視做好老職工工作。

張書記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離退休老職工的貢獻,對老職工的辛苦付出和歷史貢獻不能忘;老職工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不能丟;尊重、學習、關心和愛護老職工的政策不能變。近年來,院黨委先后開展老同志“暢談奔小康,助推雙勝利”主題黨日活動、“回望百年路 助力新征程”主題黨日活動;黨委班子積極走訪慰問離退休老同志、為黨齡超過50年的老黨員送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表達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和問候;關心老職工身體健康每年定期組織離退休人員健康體檢;通過多種舉措,不斷落實好老職工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讓他們切身感受到醫院大家庭的溫暖,讓富有濃郁人情味的醫院文化在老職工心中永駐芳華! (楊沂銜 姚云)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