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播報:“要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每節課間應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到操場進行適量活動和放松……”近日,徐州市教育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中小學校要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大課間、課外體育鍛煉、體育競賽、班團隊活動、家校協同聯動、班會、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加強教育引導,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素養,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開齊開足課程,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通知》要求,中小學要嚴格落實國家規定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剛性要求,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有條件的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要聚焦“教會、勤練、常賽”,逐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專項運動技能可根據各地各校師資力量、學生需求等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在教學中開展,讓每位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要創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組建體育項目社團,利用課余和節假日時間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等項目的訓練。學校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全員參與的運動會或親子會,傳統學校或特色學校必須組織一次單項傳統或特色項目的體育競賽。
◆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保證體育活動時間
要合理安排學生校內、校外體育活動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全面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以易操作難度低見效快的項目為主,比如跳繩、引體向上、踢毽子等,要因人而異,不同體質的孩子參加不同的項目,確保活動安全、有序、科學。通過家長會、微信群等形式及時和家長溝通交流,根據孩子的不同體質布置體育家庭作業,也可以和家庭體育鍛煉項目相結合。要遵循“簡單易行,負荷適當”的原則,要定鍛煉內容、強度、時長,有檢查,有記錄,定期和家長反饋作業的完成質量和效果,確保不走形式,不走過場,逐步成為提高學生體質的有效途徑。加強學校體育“一校一品”建設,鼓勵學校通過傳統項目和特色項目發展,讓更多學生參加各項體育活動。要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睡眠狀況監測機制。每節課間應督促學生走出教室到操場進行適量活動和放松,每天上下午各進行一次眼睛保健操,減少用眼頻率,降低近視發病率。
◆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制訂體質健康提升計劃
《通知》指出,要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評價考核體系,建立日常參與、體育鍛煉和競賽、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測試相結合的考查機制,積極探索將體育競賽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各校要建立家校互動的學生體質健康干預機制,學校及時將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檢結果反饋家長,為每個學生個體提供營養與運動干預建議,凝聚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各校要對體質健康管理內容定期進行全面監測,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市教育局每年統一組織隊伍對市級檢測點學校進行抽樣監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評估后發布《體質健康藍皮書》,反饋各地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建立完善以體質健康水平為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干預—保障”閉環體系。
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具體指導工作,督促指導學校細化體質健康管理規定,積極推廣中小學校選聘“健康副校長”。各校要將學生體質管理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開展動態監測和經常性體育專項督導評估,督導評估結果要作為考核政府和中小學校相關負責人的重要依據。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