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展示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在各種突發事件中的應用效果,提高徐州市醫療急救服務能力,提升政企聯動一體化應急救援力量,按照徐州市航空醫療救護體系和救援能力建設的規劃與總體布局,3月24日下午,徐州市航空醫療應急救援演練暨簽約儀式在徐州市一院舉行。該活動由徐州市衛生健康委聯合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主辦,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承辦。

徐州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彌雷,航空工業昌飛總經理助理兼上海和利通航董事長周忠發,上海和利通航常務副總經理賀小玉,上海和利通航副總經理陳卓民,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杜鐘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丁繼存,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沈鵬、徐州市委宣傳部于百萬、徐州市體育局吳南寧、徐州市公安局周凱、徐州市交通運輸局喬飛虹、徐州市應急局肖允亮等出席活動。徐州市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委分管領導、應急辦主任,二級以上醫院、急救醫療中心(站)分管領導、應急辦主任,委屬各醫療衛生機構分管領導、應急辦主任,在徐省級醫療機構、71集團軍醫院、企業醫院分管領導、應急辦主任百余人參加。
徐州市航空醫療救援合作簽約儀式
徐州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張彌雷,航空工業昌飛總經理助理兼上海和利通航董事長周忠發,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杜鐘祥先后致辭。

張彌雷介紹舉辦此次活動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意義。為切實保證航空醫學救援工作的順利實施,實現航空醫學救援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全市人員、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他提出三點意見和建議。一是高度重視,充分認識航空醫學救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加強體系建設,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航空醫學救援網絡,其中要求航空醫學救援體系的建立要從抓好航空體系建設、實施航空救援的規范化建設、切實搞好航空救援的人員專業建設三個方面入手抓實;三是密切配合,確保圓滿完成演練任務。

杜鐘祥高度評價該活動對全市航空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建設、拓寬院前急救邊界、提升院前急救綜合能力發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建立完善航空緊急救援體系,是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患者開辟一條空中生命通道,也是徐州市一院應有的擔當。他強調,市一院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攜手上海和利通航,在評估審定、應急機制、人員培訓、規劃建設等方面,深化合作、完善流程,打造航空救援樣板單位,全力推進航空醫療救援工作順利開展。

周忠發指出,此次演練是上海和利通航積極探索航空應急救援新模式的重要舉措,也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他在發言中分享了上海和利通航在航空應急救援發展方面采取的幾項措施以及未來的規劃。上海和利通航發展航空應急救援,充分發揮國產民機制造和運營企業的擔當;以為航空應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持作為應有的使命;以探索完善航空應急救援發展作為其矢志不渝的追求。

張彌雷和賀小玉分別代表徐州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和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徐州市緊急醫療救援工作邁上新臺階。簽約儀式上,徐州市一院成為“徐州市航空醫學救援基地醫院”。
徐州市2021年航空醫療應急救援演練現在開始!
“我宣布徐州市2021年航空醫療應急救援演練現在開始!”演練總指揮張彌雷一聲令下,徐州市2021年航空醫療救援應急演練拉開大幕。





演練共設置了兩場急救轉運模擬場景。場景一是2小時內從徐州轉運一位因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生命垂危的傷員至上海市某醫院救治,該傷員合并嚴重主動脈夾層,隨時有動脈破裂風險;場景二是一位在銅山柳新境內客貨車追尾事件中的重傷員通過直升機被轉運至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救,轉運用時約10分鐘。
救援行動分為信息傳遞、救援實施兩個階段,從救援請求發出、救援命令發布、按流程申報批復、隊伍集結待命、多方密切配合、海陸空快速出動等多個環節無縫銜接。市一院、市急救醫療中心、上海和利通航航務等多個參演部門遵循航空醫療應急救援制度,啟動應急預案,組織有序、集結迅速、出動及時、協同救援,圓滿完成救援演練任務。

徐州市一院醫務處處長吳小進、護理部主任胡銘、急診醫學科主任張良攜多位急診科醫護、徐州市急救醫療中心調度科長李會以及上海和利通航航務徐鵬等參與演練,救援行動出動1架直升機,整場演練歷時約40分鐘。

演練特邀急診醫學專家、徐州醫科大學急救學院院長、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江蘇省衛生應急研究所所長許鐵對演練全過程進行點評,許教授指出演練成效、不足,對下一步全市航空救援工作提出建議。
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搶救患者生命
“值‘十四五’開局之年、建黨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舉辦這次活動意義重大。活動按照國家、省衛生應急工作部署和‘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的新要求,從去年開始推進實施,與多方達成合作共識,近期全面啟動,進一步健全了徐州市緊急醫學救援體系和衛生應急指揮體系,初步構建水、陸、空立體救援網絡。航空應急醫療救援可有效解決在高速路交通事故或自然災害突發時因陸路阻塞導致急救延誤的問題。該應急救援服務可輻射全市11個縣市區、覆蓋淮海經濟區全域,從徐州到南京用時1小時,2小時可到達北京、上海,大大縮短救援時間。”市衛生健康委應急辦主任王問海表示。


“我們醫院作為徐州市政府籌建的大型三甲綜合醫院,也是第一批國家航空醫療救護試點單位。今天活動圓滿完成預示著院前應急救援水平再上新臺階。我院急診醫學科全年24小時不間斷接收急診病人,隨時做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病人的搶救準備,一旦有危重癥病人需要搶救時,會立即啟動醫院應急預案,全力做好搶救工作。航空醫療緊急救援10分鐘之內可完成按需轉運到起飛全流程,轉運最大航程可達700公里,飛行速度每小時180-220公里。除了用于急危重癥患者轉運外,也可滿足急用藥品、醫療器械、器官等運輸需要。”受訪時杜鐘祥強調徐州市一院作為徐州市航空醫學救援基地醫院,會加強應急隊伍的培訓和演練,滿足突發事件應急需求。

新高度孕育新希望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