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近日,從江蘇省醫學會傳來喜訊。徐州市一院神經外科楊輝同志、檢驗科魏學文同志分別獲得江蘇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已公示);江蘇醫學科技獎是2010年經省科技廳批準江蘇醫學會設立的江蘇省醫學最高獎項。江蘇醫學會堅持服務科技發展、激勵自主創新的理念,有力促進了醫學科研工作和衛生事業的發展,有效展示了全省醫學科技水平,營造了尊重科學、自主創新的良好行業氛圍,激發了廣大醫學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了社會各界尤其是衛生系統廣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認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徐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舉行了第七屆淮海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徐州市一院神經外科楊輝同志科研成果獲得淮海科技創新獎一等獎;神經內科邵麗同志科研成果獲得淮海科技創新獎二等獎;消化內科陳光俠同志獲得淮海科技英才獎。
科技創新,百舸爭流,千帆競發,勇攀高峰。近三年,徐州市一院獲得省市醫學新技術引進獎53項。徐州市一院陳光俠同志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和江蘇科學技術廳社會發展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喬磊、韓玉慧同志分別獲得江蘇省“雙創博士”科技計劃項目。何清、陳光俠、史進同志分別主持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社會發展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中心、子課題)。劉芳芳、劉太鋒分別獲得吳階平醫學基金會資助項目。王小娟、吳小進、武煜、邵麗、王艷艷同志分別獲得江蘇省第五周期“333工程”高層次人才科研項目。吳小進、陳光俠、王暖、邵麗、劉海洋、陳霄雅分別獲得江蘇省“科教強衛工程”青年醫學人才培養科研項目。陳光俠、王暖同志分別獲得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培養科研項目。王暖、朱冉、王艷艷同志分別獲得江蘇省“六個一”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張曙萱同志獲得江蘇省婦幼健康重點學科和重點人才建設項目及江蘇省婦幼健康研究會2020年招標科研項目。王淑玲、沈潔同志分別獲得2020年江蘇省衛健委科研項目。張曼、鄭笑笑分別獲得2019、2020年江蘇省藥學會資助科研項目。喬磊、王麗同志分別獲得2020年中國礦業大學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防治科研攻關應急專項資助項目。趙玉良同志獲得徐州市引進邱海波教授專家團隊項目、2020年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新冠肺炎ICU 危重癥救治策略研究”項目、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重癥病人救治及診療方案優化”項目。劉楊同志獲得江蘇省人事人才管理創新項目。劉楊、焦海波、徐旭、王玲、沈潔同志分別獲得2019年、2020年江蘇省醫院協會醫院管理創新研究項目。李甦雁同志獲得徐州市醫學“領軍人才”和“杰出人才”項目。王小娟、陳光俠、吳小進、陳霄雅同志獲得徐州市醫學“后備人才”項目。宋興超同志獲得徐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張穎同志獲得江蘇大學臨床醫學科技發展基金-教育教學改革項目。
2020年,徐州市一院獲批中國礦業大學青年科技創新基金項目17項,徐州市推動科技創新專項資金項目9項;徐州市衛健委青年醫學科技創新課題6項。設備科徐旭同志和中國礦業大學醫工合作原始創新成果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作為主要起草人徐旭同志編著了《江蘇省地方計量技術規范-II級生物安全柜校準規范》出版發行。陳光俠、徐敏、沈潔、陳善恒、吳香菊、丁艷梅、田春艷、李文錦、張海桃、徐彩玲、范莉、康穎、鄧玉源等同志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二十余項。朱冉同志參編全國醫用設備考評教材《準分子激光治療技術》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徐州市一院與中國礦業大學安全工程學院聯合申報的職業衛生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審批和備案;2019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我院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我院屈光中心成為首批全國角膜屈光手術規范化培訓基地。2020年,徐州市一院建立了中國礦業大學“體醫結合”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完成了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備案工作;檢驗科實驗室通過國際ISO15189資格認證,成為徐州市首家通過ISO15189評審的醫學實驗室,實驗結果達到國際互認水平;與中國礦業大學聯合申報了2020年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等。

楊輝、魏學文分別獲得江蘇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徐州市一院建立中國礦業大學“體醫結合”教學科研實踐基地

NMPA批準我院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對推動創新發展、建設科技強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等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舉措、更高的視角”扎實推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徐州市一院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科學家座談會及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精神,大力弘揚“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醫院領導和各職能處室領導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以全面創新改革為指引,著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加強“醫工結合、醫教融合”,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激發職工創新創業活力,積極引進先進、安全、適用的醫學新技術并進行臨床應用和改進創新,推動我省、我市衛生健康科技進步,促進醫學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疾病防治、急救、診療水平,為推動江蘇省和徐州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做出了新的貢獻。
徐州健康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