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2020年春節的節日氣氛被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國家下達各項指令,各省市隨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共克時艱。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期間,徐醫附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及徐州醫科大學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在學校和醫院領導的統籌指揮下,教育處及時制定研究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排查學生健康狀況、落實健康日報制度、監督學習防疫知識、安排線上視頻課程等多措并舉,疫情防控工作穩步推進。全體工作人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決落實,每項工作做得全面、細致、到位,默默地踐行著“艱苦創業、嚴謹求實、救死扶傷、團結奉獻”的徐醫附院精神,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疫情期間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抗擊在新冠肺炎一線的徐醫前輩們用實際行動,為青年醫學生樹立了光輝榜樣,作為未來醫療戰線的一員,徐醫青年志愿者們不忘立足當前、立足自身,自覺擔負起白衣天使的使命。2018級第一臨床醫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踴躍參與社區、村屯的防疫,以實際行動帶頭做起了防控抗擊疫情的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愿者一同開展全方位防疫工作,成為抗疫戰線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譜寫了最美的青春贊歌。
鄭惠文,2018級神經內科專碩研究生,在徐州市徐莊鎮衛生院參與防疫志愿工作。她每天提前到達醫院門口,為經過的工作人員和就醫者測量體溫、登記身份信息并指導就醫。在鄉村拉條幅、扛大旗宣傳,依舊熱情不減。“柔肩亦擔重任,巾幗不讓須眉。”雖然天氣寒冷、一天站立,但她從不說苦和累。她說:“國是大的家,只要人人出力,我們的家就會越來越好!”

阮如昕,2018級骨科專碩研究生,在這場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疫情中,他也是淮安市淮安區車橋中心衛生院防疫志愿者中的一員。在醫院大門前的預檢門診,總能看見他忙碌的身影,為進出醫院的患者測量體溫,仔細詢問患者的臨床癥狀和活動軌跡,引導普通患者和發熱患者到不同的門診就診,他的付出也獲得了當地醫院老師們的認可。他曾說,雖然當志愿者的日子很辛苦,但是和馳援湖北的前輩們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所作所為,只為能夠對得起這身白衣。

袁木發,2018級消化內科專碩研究生,在江西省瑞金市萬田鄉茶亭村的進村路口維護正常秩序。每天早晨8點按時到達現場對出入村的人員進行檢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協助村委會對全村外出返鄉人員建立臺賬,特別是對湖北武漢方向的返鄉人員,關注其身體體征,有無發燒咳嗽等癥狀并做好詳細紀錄。他工作勤勤懇懇,得到了鄉親們的高度贊揚。

張允慶,2018級全科醫學專碩研究生,家住邳州市戴莊鎮,家里經營當地村衛生室,疫情發生后,正值學校放假,他回家后積極投身抗疫事業當中,運用所學專業知識,接診病人時詳細詢問病人接觸史、癥狀體征、測體溫,并做好記錄。發現可疑患者,及時向當地定點醫院上報,承擔起基層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劉崎,2018級神經外科專碩學生,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春播診所的志愿者,3.20~3.26日在診所負責給就診患者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維護診所就診秩序,簡單為病人解答病情。疫情期間還曾在小區出入口站崗,主要負責檢查小區出入人員出示“出門證”,并告誡大家減少出行,注意防疫,宣傳防疫知識。他表示,疫情期間去診所級社區做志愿者有一些風險,但仍想在疫情期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醫學的道路注定崎嶇,我們愿意用青春譜寫戰‘疫’之歌”。2018級急診專碩研究生劉暢、劉翠、周婷和張智博在請戰書上這樣寫道。在得知徐州復工,急診科的工作更加繁重后,他們兩次請纓表示要返校和科室的老師們一起投入對疫情的戰斗中去,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此時的身份不只是急診科研究生,更是急診科醫生!在得知國家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重,抗疫工作任務艱巨,前線需要更多醫務工作者,本科就讀于軍校,參與過軍事預防生化演習,參與過國慶閱兵后勤保障工作的2018級神經外科專碩研究生汪忠,認為此時的他,比任何人都更有理由參加到抗疫的前線中去,懷著一腔熱血,向醫院寫下了請愿書。這是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時刻,也是一次提高和鍛煉自我,更好地服務病患的寶貴機會。穿上白大褂,他們就是白衣天使,脫下白大褂,他們只是一群孩子,但是有理由相信,擁有這份仁心,他們會成為優秀的醫者!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醫學生誓言猶在耳畔。把苦、累、怨留給自己,將樂、安、康送給病人,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醫務人員用辛勞和汗水澆灌生的希望。致敬所有的“逆行者”,謝謝你們用生命守護我們,將希望與陽光灑向人間,讓武漢的櫻花明媚綻放,讓這個春天依舊充滿生機與美好。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