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疫情防控:境外的輸入會不會導致本土的第二次大流行?3月24日,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表示,我們已經建立了“三道防線”,這“三道防線”能夠很好地抵御境外輸入病例。
第一道防線,境外感染者在入關時海關是第一道防線,海關通過測量體溫、詢問癥狀,以及對過去40天旅行史的報告,能夠發現如果有癥狀或者出訪前已經有癥狀的可以篩查出來,篩查出來以后直接送到指定醫療機構治療。
第二道防線,入境后的人員要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如果處在潛伏期的進來了,這14天的觀察期就能夠發現,出現癥狀后很快會送到指定醫療機構去診斷治療。
第三道防線,萬一第一道、第二道還有漏的,避免出現癥狀以后,他總得要去到醫療機構就診,經過前一陣的新冠肺炎的防疫實踐鍛煉,我們的醫務人員已經有了這個意識,一旦有病人很快能夠診斷治療。
目前為止,我們的輸入病例基本堵在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我們兜底的第三道防線還沒有發現病人,所以我們的“三道防線”應該能夠很好地防范輸入病例造成再次流行。
當前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3月23日新增的4例本土確診病例提醒疫情風險猶存。
4個病例3種類型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3月23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8例,其中新增境外輸入病例74例,另有4例為本土新增。記者梳理后發現,這4例本土新增病例可分為3種類型:
其一是湖北武漢新增的1例本土病例。該病例系湖北省人民醫院(本部)醫生,近期在醫院上班,不排除院內感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24日告訴中新社記者,這名武漢醫生被感染可能是防護不到位疏忽而導致的,隔離衣的穿、脫都要非常謹慎,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被感染的風險。
其二是廣東佛山報告的1例湖北輸入病例,該病例為湖北籍人士,1月份在湖北居住,3月19日返回佛山。王貴強指出,要查清楚該病人是潛伏期還是發病后才抵達佛山,對外省輸入病例的溯源追查非常重要。
其三是北京、上海各新增1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這并非中國第一次出現境外輸入關聯病例,3月21日,廣東便出現全國首例境外輸入關聯病例,該病例是一名土耳其輸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對于零星新增本土病例,廣西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卓家同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整個疫情大勢已經過去,偶爾零星病例很正常,隱性感染者潛伏期長,但傳染性已經大大減弱,不會給解封帶來太大影響。”
資料圖 工作人員在酒店進行消殺工作。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來源 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中新社 轉自都市晨報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