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疫情一線:抗擊疫情的戰役正在進行。徐州市中心醫院各臨床科室的醫護團隊在醫院的統一指揮下,迅速行動起來。其中呼吸與危重癥科的醫護團隊當仁不讓的站到了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他們敢于沖鋒在前,做出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抉擇,心連著心,守護生命,抗擊疫情。
最美白衣:一刻也不能停
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是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徐州市臨床重點學科。科室是東南大學、蚌埠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培養點,江蘇省醫學會呼吸專業委員會委員、徐州市呼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徐州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科室被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認定為三級醫院呼吸學科優秀標準。
武焱旻是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學科帶頭人,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呼吸與危重癥專業醫療資源和醫療儲備最為急需,武焱旻擔任醫院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專家組的副組長,肩負重任。她帶領醫療團隊迅速行動起來,投入了戰斗:發熱門診二線會診、全院發熱住院病人會診等,沖在了進一步排查新冠肺炎可能的第一線。
隨著疫情的發展,醫院為統一住院病人的收治管理、門診專家坐診排班等,決定將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二、三病區合并,由武焱旻全面負責協調安排醫護人員崗位、住院病人管理等工作。一切很快有序高效的運轉起來,武焱旻、李若然、李軍共同負責病區工作和院內急會診,劉倩、滿園園、陳娟共同負責護理工作。武焱旻說:“科室合并其實只有短短的幾天,卻感覺很漫長,一切都是那么有條不紊,戰斗力的儲備在時刻準備。醫院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大家的關心,都鼓勵我們向前、加油、必勝。”
武焱旻忙碌奔波在院內防疫工作和對外支援工作中,歸時已是深夜甚至凌晨1點是常有的事情。作為徐州市新型冠狀病毒防治專家組成員,在肩負院內防疫重擔的同時還承擔了大量全市的疑似或確診病人的會診工作,和其他專家隨時聽從調度,奔波在往返市定點收治醫院以及五縣二區醫院的路途上,開展疑似和確診病人的會診工作,甄別危重癥患者提供治療方案意見和建議。
在會診忙碌的間隙,武焱旻等專家也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出謀劃策,從專業專家的角度提出了《關于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檢測和防控的建議》,建議推動更多醫院開展病毒核酸檢測、有條件的單位開展早期胸部CT檢查、加強防止家庭內部交叉感染等,被徐州市政協采用,上報后獲市主要領導批示,這給了武焱旻莫大的肯定和鼓勵。
同事們說武焱旻就像個陀螺,一圈一圈,不停地轉著。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她就沒有休息過,偶爾看得到她臉上的疲憊,只不過,那些疲憊在迎接任務的那一刻又會消失。
科室的醫生“戰隊”:哪里有需要,哪就有我們
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里,還有這樣一支醫生“戰隊”,他們是武焱旻的戰友,他們也全力堅守自己的崗位,隨時做好準備,在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沖上前,成為抗擊疫情有力的儲備力量。
李若然,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二病區副主任。一直在忙碌著,在處理好自己的工作之外,主動承擔了科室內的病人會診、查房、排班等,幫助科室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
張敬浩,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一名醫生。在徐州新型冠狀病毒防疫站打響后,市傳染病醫院被定為定點收治醫院。張敬浩得知疫情加重,便與李若然、汪敏、張琦等醫生一同請愿,希望到市傳染病醫院,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張敬浩說:“作為呼吸科的醫生,與疫情抗爭,我們義不容辭!”2月6日,張敬浩前往市傳染病醫院,開始與疫情的較量。
孫杰,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一名醫生。2014年來到徐州市中心醫院參加工作,很早就提交了去武漢支援的申請。“接到去武漢的通知,我就立刻開始準備,這是我們醫生的職責與使命。”2月13日,孫杰前往武漢,在抗疫一線參與醫療支援。
拾景海,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一名醫生。科室里很多人都知道,拾景海患有白內障、青光眼,有視力下降的癥狀,本該手術治療的他,放下了自己的病情,放下了治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連續工作了數日后,拾景海由于眼壓過高,不得不放下工作,接受治療。“我會努力堅持,堅持到努力不下去。”武焱旻每每想起拾景海當初的話,都會淚目。
張琦,徐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一名醫生。在疫情面前,她默默堅守發熱門診、發熱專病門診、病房等陣地,面對前來就診的患者,她是出了名的“知心姐姐”,她用心安撫患者的情緒,為患者科普醫學常識,緩解患者的思想壓力。得知和她一同請愿的張敬浩已經前往定點收治醫院后,她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好隨時沖上前的準備。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其他醫護人員也在此次戰疫工作中努力奮戰,一些年齡大的醫生,腰不好,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會。他們在困難面前,毫不畏懼,面對疲累,毫不退縮,同心抗疫。
“‘疫’役當前,可以驕傲的講,我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每一個醫護人員都做到了擔當,我們無愧于身上這襲白衣。” 武焱旻表示,抗擊疫情是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醫者不忘初心的考場:“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加油,曙光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