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導醫網 徐州健康信息:(通訊員:李長鑫)2018年全國胸痛中心英雄榜第7名、全國第一批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再認證!近日,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捷報頻傳、佳音不斷,全院上下備受鼓舞!
榮登英雄榜NO.7,是怎樣一種榮譽?分量幾何?
據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專家祁春梅主任介紹,中國胸痛中心總部和質控中心為了促進胸痛中心質量的持續改進,提高胸痛中心的質控意識,對全國已經通過認證的388家標準版的胸痛中心和600余家基層版胸痛中心進行了質控排名。質控評比包括什么呢?“它包括患者到醫院后處理的速度,搶救患者的及時性、有效性、救治成功率以及胸痛中心所做的知識普及、病人宣教等多個方面,質控評比的標準還是很高的。”
全國1000家胸痛中心的質控比拼,徐礦總醫院榮登排行榜第7名,這項榮譽的取得,體現了醫院胸痛中心的整體實力受到患者和國內同行的高度認可,標志著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在區域影響力、急救能力、教學能力和輻射能力方面已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精細化管理 “四定”原則及時有效救治病人
對于心梗患者的救治,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
祁春梅主任介紹,“胸痛中心”是一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與急性胸痛相關的醫療設備、患者和醫務人員連接起來,優化急救流程,對以“急性胸痛”為主要特征的如“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等心血管急危重癥,進行快速、有效救治的心臟急癥救治聯合體。作為目前心梗救治的最前沿理念和模式之一,“胸痛中心”是一種新的醫療模式,它是一種胸痛急救網絡,通過多學科(包括急救醫療系統(EMS)、急診科、心內科、影像學科)及基層醫院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合作和流程優化,實現快速診斷、及時治療、降低死亡率、改善臨床預后的目的。
在徐礦總醫院,2000年就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開啟了綠色通道。2013年成立了胸痛中心,2014年順利通過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專家組認證,成為江蘇省首個國家級胸痛中心。
“就在前幾天,我院又成為全國第一批通過國家胸痛中心再認證的單位,全國只有49家。”說到這,身為胸痛中心當家人的祁春梅主任自信之外又多了幾分自豪。
自信源于實力,實力源于專業!
從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急診室對胸痛患者的搶救速度就可窺見一斑。據了解,胸痛中心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有著標準的時間要求,5分鐘之內查完心電圖,10分鐘之分心內科專家進行會診……但在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急診室,處理胸痛病人所有流程只有7-8分鐘,包括心電圖檢查、心肌酶抽取、靜脈通路的建立、心內科會診、藥物服用和知情同意書的簽署。
如此快速有效的救治要得益于徐礦總醫院開展的精細化管理。在胸痛中心急診搶救室地面上,可以清晰的看到紅、黃、綠、藍四個點,每個點由專門的醫生、護士負責,“定人、定責、定崗、定位”,保證了病人到院后第一時間給病人及時有效的搶救。
沖在危急重癥患者前 為生命保駕護航
對疑難危急重癥患者的處理,更能體現胸痛中心的整體實力。
就在上個月,年僅21歲的安徽小伙鵬飛就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與死神擦肩而過。
鵬飛是一家銷售公司的業務代表,平常抽煙喝酒不斷,生活及其不規律。當天上午,正在與客戶談事情的鵬飛突然感覺胸口劇烈疼痛,四肢無力。緊急情況下,同事將其送往蕭縣當地醫院。
醫生接診后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查,顯示左主干病變,這種情況下患者死亡率高達90%。病情危急,必須緊急手術。然而,基層醫院不具備手術能力,此時必須轉至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
幸運的是,蕭縣醫院是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的網絡合作單位。危急時刻,雙方醫院立即開通遠程連線,進行心電圖遠程傳輸。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專家在病情評估、給藥治療、轉院安全方面進行實時指導。
與此同時,在徐礦總醫院急診室內,所有手術參與人員早已嚴陣以待,進入備戰狀態?;颊咭蝗朐壕烷_啟急診綠色通道,轉至手術室進行支架植入手術。用最優化、最有效的方式挽回了患者生命。術后,患者恢復非常好。身為兩個孩子父親,鵬飛對胸痛中心醫務人員感激不已。
祁春梅主任說:“胸痛中心對患者的管理是一個全程的、系統的過程,既包括對病人的救治,也有對轉診醫生的技術幫扶、轉運途中的安全、到院后快速有效的治療,術后病人的恢復、心理疏導以及患者家屬的理解支持等。”
建立區域協同救治模式 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有數據統計,每年有500萬心肌梗死的發病患者,在黃金時間得到救治的卻只有5%,95%的患者在黃金時間錯失救治機會。“這其中,有75%的患者第一時間是在社區或基層醫院救診,好多延遲發生在基層醫院,基層醫院是胸痛中心的主戰場。因此胸痛中心還承擔著知識普及、病人宣教、社區帶動等諸多使命。”
近年來,徐礦總醫院與江蘇省內、安徽、河南、山東等各個縣區的4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胸痛中心網絡合作單位,把胸痛中心的救治力量前移到基層醫院,共同打造院前急救院內胸痛、醫聯體、區域協同網絡,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打造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協同胸痛中心。
首先,將院前急救網與院內胸痛中心相連,能實現“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準備先行”。將救護車轉變為轉診醫院的移動監護單元,在救護車上就開始術前準備和藥物干預。對于符合條件的患者,還可以繞開急診室直接送至導管室,從而為救治贏得寶貴時間;第二,將醫聯體成員與核心醫院的胸痛中心相連,有助于迅速協助甄別高危胸痛,實現早期轉診與治療;第三,在開展區域協同救治的同時,網絡醫院內實行上下聯動、雙向轉診等措施,通過遠程心電圖傳輸,共享信息和聯合調度,實現最優化轉運和真正意義的“區域協同”,大大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搶救成功率。
“引進來扶持 走出去參觀”不遺余力提高基層救治能力
采訪中,祁春梅主任表示,胸痛中心的工作復雜繁瑣,不只是簡單的搶救患者生命,還要對基層醫生進行培訓。徐礦總醫院每年都要舉辦2-3次主要針對基層醫生的大型胸痛中心培訓班,先后有來自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醫療機構的醫生代表參加培訓。
在培訓班上,將胸痛中心最先進的治療理念和技術傳播給基層醫生。比如目前最新、最有效、最適用于基層醫生的心梗救治技術——第三代溶栓劑的推廣使用。“第三代溶栓劑最大的優勢是簡單易行、安全有效、并發癥少?;颊咴诖_診病情后采用第三代溶栓劑,5秒鐘即可推注,約半小時至三小時不等心電圖逐漸恢回落正常,癥狀緩解,開通血管。尤其適用于轉院患者,在基層醫院或轉院途中就能使用,挽救存活心肌,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祁春梅主任表示。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醫護人員還利用諸多健康科普日走進社區、街道開展義診,針對居民進行科普宣傳。
作為江蘇省心血管病學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微循環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微循環學會心血管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精準心血管病學學組委員,祁春梅主任還會利用媒體、網絡等平臺針對基層醫生進行知識教育。就在本月25號,祁春梅主任將在云鵲醫網絡平臺對180萬基層醫生進行《用病例說話--輕松應對急性胸痛》的經驗分享。
除此之外,徐礦總醫院胸痛中心還肩負著幫扶周邊地區、基層醫院擬建設胸痛中心的醫院人員培訓、示范、引領、現場預檢指導等工作。近年來,接受近200余次醫院代表到醫院參觀學習胸痛中心建設;同時胸痛中心專家先后到其他縣市醫院現場指導40余次。
采訪中,祁春梅主任由衷的感嘆:“胸痛中心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院領導的支持,離不開心內科團隊每個人的吃苦耐勞和踏實肯干。只有實實在在做事,才能真正造福廣大心血管急癥患者!”
榮譽屬于過去,精彩還看未來。徐礦總醫院將以此為新起點,進一步發揮核心作用,將先進的、適用的技術輸送到聯盟內各個成員單位,構建規范高效的胸痛急救體系,切實提升區域內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為淮海經濟區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文/王宗鳳)
徐州導醫熱線:0516-85707122